台南大北門地區的鹽分地帶讓人發現了一處絕美景點~彷彿仙人秘境
光是這一處景點就足以讓所有社群平台充滿網美照
到底這麼美的藝術裝置在哪呢?
說遠不遠,說近也有點距離啦!
那麼就馬上跟著學甲女孩來一探究竟吧~
用我們全身細胞來感覺這麼美的鹽分地帶
這次除了介紹美點還有加入一旁的遊客中心裡面部分拍攝
在給大家觀賞美麗照片前,
小柔要先說說為何在遊客中心要增設這個點
以及打造風鹽車的最初概念與動機是為何?
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特別邀請國內藝術家設計
一個如同在雪白地上佇立希臘風的藍白風格裝置藝術
#台灣冰雪奇緣風的另類網美小島
這個超級美翻的網美島~「六號小島」居然是聘請曾經獲得
國際設計獎的藝術家-陳昱良設計師所創作
在一旁的遊客中心景觀池打造水上裝置藝術~就是現今網紅打卡點「六號小島」
雲嘉南風景管理處表示,因七股本身就位在鹽分地帶區域上,帶有自然風的鹽田
此次的藝術作品目的是將本區的鹽業歷史透過虛擬故事轉化成實體作品,
期望傳達地方已被遺忘的鹽田地景變遷與曬鹽人故事
讓不管是在地人或各地縣市的遊客能夠加以瞭解這些感人的背後小故事
#午後拍攝更能拍出光與小島的變化以及金黃閃閃的潟湖
藝術家陳昱良說明,正因「六號小島」所在地理位置恰巧是80年前日治時期七股南鹽區的第6生產區,並以此來命名。
所以,在整件作品中更詮釋了七股曾經的魚塭徵收、
鹽生產機械化、
鹽田廢曬等居民心境與鹽工人生縮影,
轉化成一座島嶼和小屋的水上裝置藝術,
結合早期送海水進鹽田的「鹽風車」意向,
傳達一種寂靜美的空間意境。
#下次要請空拍王子來非一圈了,實地空拍整個環景
接著繼續說明,「六號小島」由象徵鹽工人生且單一筆直的60米長步道作為作品開端,
從活動中心接續延伸開闢中間做成一條步道
直接串聯與連結這一座直徑長15米的小島,
宛如孤島上的小屋,在每天的日昇日落陽光照射下,
不同時空的轉變下,再加上光線透過鏤空的幾何圖塊產生不同光影變化,
而外觀我們看到的雪白「鹽」色就是
代表製鹽的自然要素,陽光、海水與海風。
#此圖片重申,本人馬靴絕對不是雨鞋,真的是馬靴,外觀像罷了!
雲嘉南風景區管理處 陳煜川處長表示,
未來希望可透過這座「六號小島」能成為台61線新的拍照熱門景點,
增加雲嘉南這一條沿線觀光的旅遊趣味,
沿路又能欣賞到美景風光非常舒服
另外小心提醒到訪與拍攝的台灣遊客們,
景觀池的水位會隨潮汐變化而漲退,
與摩西分海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水位漫淹過步道上來,就不要再強行進入
保護自身安全很重要!
本次介紹的網美小島位置於七股鹽山旁附近
遊客中心前,鹽博館旁
最後,學甲女孩在加入幾張遊客中心內新打造的裝置藝術
後續再慢慢介紹,在這幾張照片可了解現階段的生態保育情況
告知我們大家都要好好守護這片自然且稀有的動物
帶給遊客們不同驚豔與驚喜,以下幾張先瀏覽
那我們下次見!